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怎么样用聚焦中国成长的方式推动全球化进程?复星集团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复旦大学上海校友会会长梁信军认为:“对于企业而言,全球化最重要的是安全、稳妥,关键是从全球化之后得到好的成果。”
在4月10日由复旦大学与新加坡管理大学(SMU)联合主办、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承办的第二届复旦-新大国际论坛(Fudan-SMU Global Forum)上,梁信军表示,现在是投资海外的好机会,复星还会继续扩大规模,投资海外保险公司。
过去几年,复星已经在海外投资了多家保险公司,复星系保险公司已经达到六家。复星通过收购葡萄牙保险80%股权,复星集团增加了逾120亿欧元的可供投资资产。去年下半年,复星又收购了专注于特种险的Ironshore公司,以及拥有丰富劳工险业务经验的美国财险公司MIG。
复星在国外投资的企业大多有些共通之处:每家公司规模不大,都是当地的强势企业,市场中有率占本地市场20%。“经过几十年的竞争,就说明本地市场如此之小,以至于没有外来投资者想参与,所以买这些小而美的公司非常安全,价格也很便宜,并且净债务几乎是零”,梁信军认为,海外的保险公司比国内便宜很多。
梁信军表示,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国的企业应该大胆走出去利用海外廉价的资金,这样的廉价资金未来三五年还会存在,要抓住机遇,中国实体经济要学会使用全球便宜的资金。
对于中国企业全球化未来的布局,梁信军表示,中国企业全球化要更多考虑在投资端如何聚焦受益于中国成长,不能为全球化而全球化,想办法受益于成长。
从2007年复星就率先提出要投资消费中国,这一战略在2012年得到进一步明确,“在消费中国当中,应该投资中产阶级关联的产业。”具体来说,就是要重点投资健康、快乐时尚产业。由于中国庞大中产阶级的存在,未来中国的健康产业、快乐时尚产业规模,就会占到全球20、40%。
2014年复星在海外投了15个项目,梁信军透露,2015年要达到20个项目,投资规模达到七八十亿元。“我们海外投资的过程中,非常清醒认识到自己做什么?第一做海外便宜的资金,要让国外的低成本资金对接中国经济增长,第二要投资能够受益于中国的消费市场增长的行业,特别是健康、快乐时尚行业。第三 ,要寻求当地化的人才、平台。第四是顺从一路一带的战略,把过剩产能转移过去,异地重建。”
抄底欧洲的投资让复星在资产结构和盈利能力上得到了改善。梁信军说,“熊市有熊市的做法,过去三四年,特别是欧洲,我们做的是在价值的地板上改善资产结构,低价换低价,换成什么样?复星整合金融、健康、快乐这三个弱周期的行业,占了复星集团利润的77%、总资产的64%、净资产的47%,这几个产业的利润去年增长了73%,这就是低潮互换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