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让新生力量成为中国品牌的生力军
阅览次数:1282        发布时间:2015-4-15 16:01:31

    在西伯利亚、南美洲雨林、非洲等一些偏远地带,华为帮助人们收到通信信号;从智利矿难到日本福岛核危机,三一重工给救援增添设备支持;在南非一些地区不同电流的轨道线路上,行驶着中国南车量身定制的“双流制”机车……伴随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国企业正以创新为驱动,以全球视野打造国际品牌,迈向全球产业链的中高端。(4月14日《新华社》)  

  终于等到这一天,那些在我们印象中很牛气的民族企业,走出国门,走到世界,树立了“中国品牌”。这一天,我们着实是等了很久,从民族企业的艰难起步,到后来的自立自强,再到现在的强大强盛,百年轮回里,我们的先辈为了这个目标,付出了多年的汗水。百年拼搏,百年传承,那些或是纵横了百年的民族老企业,或是快速崛起的中国新力量,让我们的中国品牌,有老有少,有资历也有创新。  

  走出国门,对于中国企业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受限于国外的贸易政策、发展需求以及强力竞争,大凡能够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或是在规模上,或是在历史上,都相对而言比较具有优势。而那些能够在世界领域内树立一定的知名度的品牌,大部分是历史悠久的老牌子,或是资产庞大的大企业。规模大是一种优势,但是,弱势中国品牌,只是依赖一些久远的、资历老的企业,也说不过去。  

  文明传承,重在接续。喜悦过后,还要深思熟虑的发展。当前中国已经树立了品牌的企业,相对于我们的经济实力、文化实力而言,品种、范围和规模,都有些单一。而要让“中国品牌”能够成为具有着极大的世界影响力的高端产业,有一批品牌企业还远远不够,需要有源源不断的中国品牌来撑起这个市场,需要有更加稳健的“新力量”来接续辉煌。  

  新力量具有着发展快、适应力强并且生存力强的优势。短时间看,我们需要以老品牌为主的“传统力量”来打响中国的牌子;长时间看,我们则需要培树更多的“新力量”,让新力量迅速强壮,接起中国品牌的接力棒,丰富国际产品的中国市场,增强中国制造的竞争力。  

  新力量尽管具有着数量多、增长快的优势,但是,若无国家的大政策扶持和老品牌企业的经验教授,还是免不了要走多年的弯路,并且稍有不慎,就会淹没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因此,做好新力量的传承与对接,让新生小企业快速成长;稳定好老品牌企业的质量和信誉,让老企业长盛不衰,这是品牌中国的活力所在,更是一个更加强盛的中国的“中流砥柱”。(曾雪)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结构介绍 | 新闻动态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