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三星中国扩张启示
阅览次数:1127        发布时间:2015-4-22 8:34:41

    韩 国,在这个和中国几乎同步进行工业化的国家,近年来却涌现出不少优秀大企业。而且,其大型企业通过不断转型成长为世界级公司的实践,值得中国企业认真借鉴。从纺织和粮食加工行业起家,后来向电子消费产业转型的三星便是典型之一。

    反观众多从1970年代后期便开始进入消费电子领域的中国厂商,错失难得的发展机遇,止步于跟随者的地位,令人扼腕。一个对中国企业更具借鉴意义的话题是:三星向电子消费领域转型后,原来从事的传统行业去向何处呢?

    不久前,笔者应希杰集团中国总裁朴根太邀请,笔者参观了希杰中国总部,对其多元化发展路径进行了摸底,才了解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在经历家族内部长期的纷争之后,1990年代中期,三星的继任者李健熙将公司消费电子之外的传统业务交给了大哥李昌熙的儿子李再贤。这部分业务就是现在的希杰集团。独立后的希杰走了“横向转型扩张”的道路。

    从面粉和制糖起家,希杰逐渐向食用油、调味料、加工食品、冷冻食品等领域自然延伸。从1990年代初开始全面进军餐饮业,目前旗下拥有10余个餐饮品牌,全球门店数量超过2000多家。1990年代中期,希杰还快速进军娱乐和传媒业,先后开辟广播电视、电影、音乐、戏剧、游戏等多种产业领域,引领韩国流行文化的发展。

    从希杰的发展路径上看,虽然其属于“横向扩张”,但也不是在完全陌生的领地重起炉灶,而是伴随着百姓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而持续布局的。貌似跨越不同领域,但基本是围绕着老百姓的“吃喝玩乐”。并且各板块之间虽属不同行业但都存在互相重叠和补充的关系。

    从三星集团的裂变到希杰集团的多元化扩张,同样文化背景下韩国企业成功的转型之路,值得处于转型压力下的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思考。

    其实,统观众多国际知名企业的成长之路,大部分企业在壮大的过程中都经历过痛苦的转型。转型之路无非两条可选:一条是从一个领域完全转向新的领域,在新的行业精耕细作,做强自己产品的竞争力,通过企业全球化的过程不断地攻城略地,成为某个领域的行业翘楚。盘点世界500强,绝大部分公司走的都是这条道路,尤其是来自美国和欧洲的公司。这条路可以概括为“纵向转型扩张”。

    另一条就是所谓的多元化发展之路,通过进入看起来正在兴起的新兴行业,甚至和主业完全不相干的新行业进行扩张的道路。这是一条曾经一度被现代企业理论认为违反企业发展规律的道路,在实践中有不少企业折戟沉沙。这条路可以概括为“横向转型扩张”。

    在中国,企业从传统行业进入由发达国家全面控制的现代工业领域、高科技领域的确非常艰难。从中国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来看,绝大多数都是基于庞大的国内市场和自然及行政垄断发展起来的国有资源类、金融类企业。因此“横向转型扩张” 很可能是中国大型国有企业不得不走的一条路。

    反观中国部分转型企 业,在其转型路径中既看不到各板块之间的内在相关性,也缺乏整合的灵魂,走向了一条整合”不归路”。(刘戈)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结构介绍 | 新闻动态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