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作品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化交流 > 摄影作品

三镇留影 | 民生路的老照片 尚存半边街
阅览次数:503        发布时间:2023-3-10 21:26:22

 

  近期,在网上看到一张沦陷时期鬼子在汉口街头的照片。汉口哪里?照片没有说明。

 

 

  我仔细看了老照片后,感觉是中山大道民生路口,拐角处的“维新商店”疑是上世纪90年代的“更新百货”。其实,我只记得这是一家小百货商店,名字忘记了,但在《大路朝天——穿越汉口中山大道》书的207页有记载:中山大道746号为“更新百货店”(照片中的维新商店),748号东方摄影(品芳,“永清”),750号人民体育用品商店、长虹图片社,754号人民制帽厂(盛锡福)。

 

  上世纪60年代初,我家搬到花楼街田恒启隔壁、笃安里对面、棺材铺楼上,在那里住了30年,直到1994年建“佳丽广场”拆迁(民生路厚生里、维安里、方正里均拆除),才搬离花楼街,对民生路非常熟悉。更新百货在中山大道与民生路都开有门,街拐角处为橱窗,可以从民生路进去,中山大道出。以前我住在花楼街时,常走过这里,人行道上行人多时,常从商店穿过,下雨时会进店躲雨。

 

  它的中山大道隔壁是品芳照相馆,品芳从20年代起就在这个位置,沦陷时改为了“永清寫真x”?民生路往江边方向凹进去是民生甜食馆。

 

 

  我这只是推测。找到维新商店、合信洋行、万泰洋行的资料可以确定是汉口何处。有朋友发给我万泰洋行与合信洋行的资料,资料显示这两家日本洋行都不在中山路(今中山大道)上,但资料是1932年的。1938年10月26日武汉沦陷后,中山路、民生路、江汉路等商业繁华地段的商店都被日本人占领,这从很多老照片上可以看到,很有可能这两家洋行从偏僻的地段迁到了中山路。我想,如能找到武汉沦陷后日本洋行的资料,对解读老照片会有帮助,应该能够找到的。只要存在过,总会有痕迹!

 

  3月1日下午去武汉图书馆听讲座,2本《品读武汉老字号》《品读武汉的桥》,回家翻看《品读武汉老字号》有写品芳照相馆的文章“百年品芳 品质留芳”,文章写道“1938年武汉沦陷,品芳照相馆被日军霸占,改成了永清写真馆”,日本人的“写真馆”就是照相馆。证实了我的推测,武汉沦陷时期很多中国人的商店门面被日本人开的商店、洋行取代,如能找到沦陷后日本洋行名录,对识别老照片会有帮助。

 

 

在泰宁街上拍的吗,右边是泰宁里吗?

 

 

  在这组照片中有2张(如果是同一时段拍的),是能读出大致的时间的,一张是照片中有“武汉报施米”,《武汉报》,武汉沦陷后伪政府办的报纸,旧址还在,即1922年汉口“模范区”江汉路泰宁街口新闻大楼。

 

  主体建筑高三层有外挑凉台,四楼转角处有房间外其余为平台,五楼有那个年代特有的圆亭,总高五层,现为武汉市文物保护单位,大楼对面是汉口的娱乐中心老圃,距今101年了。大门旁挂有铭牌,汉口民国日报社旧址。

 

 

汉口民国日报社旧址

 

 

  1926年秋国民革命军占领武汉后,汉口民国日报社搬进新闻大楼,房子的产权是《国民新报》老板李华堂1879—1929)的,李君,这栋楼的建造者非等闲之辈,字家棣,应山县(今广水市)人,民国时期的湖北省烟草专卖局局长、湖北省财政长。

 

  1912年4月20日李华堂在汉口创办《国民新报》,报纸得到北洋军陈宦的资助,被认为是湖北督署的机关报,1920的《汉口商号名录》上《国民新报》在笃安里。李于1922年在今江汉路泰宁街口兴建国民新报大楼《国民新报》日出对开两张。1926年北伐军占领武汉后,于秋季自动停刊。

 

 

  1922年造的《国民新报》大楼,1926年为《汉口民国日报》占据1928年改为《湖北民国日报》。照片中依稀可见湖北民国日报字样及老圃牌楼

  《武汉报》汪伪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于1938年11月10日在武汉创办的华中地区的一家大报。初为油印报,一月后改为铅印对开半张。1939年3月安装有高速轮转机及浇铸、照相制版等设备。同年4月25日改出对开一张半。7月7日扩大为对开两张。其办报宗旨在创刊词中宣称:“本报为适应民众需要,乃于焦土之上,播下文化种子,以和平建国为当前任务;以建设东亚新秩序实现大亚洲主义为终极目标。”

 

  该报设编辑、总务、营业和工务4部,并在全国和湖北沦陷区设有12个办事处。有电台两部,接收有契约往来的国际新闻社和同盟社的电稿,并接收该报上海、南京、香港等地专电。社长欧国士,编辑部长庄泗川。各部均有大批日本顾问,控制编辑、人事、财务等实权。日本投降后,该报为国民党中宣部创办的《武汉日报》所接收。

 

 

  还有一张同期汉口街景的照片,我感觉是民生路。民生路修建于1929年。时汉口市长先后为有法国留学经历的刘文岛及有美国留学经历的建始人吴国桢,有英国留学经历的其兄吴国柄为汉口市政府工务局技正,时逢民国“黄金十年”,刘文岛吴氏兄弟为汉口市政建设贡献良多,民生路“为武汉第一条由中国人自己设计,自己施工的沥青马路,以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命名民生路”。

 

  据1933年版《武汉指南》记载:“民生路自中山路青莲阁原址起,沿旧张美之巷路线,直达招商局码头(现十七码头),共长八百五十公尺。前因巷路曲窄,车马不能通行,以致由江边至中山路之运转,必须绕行特三区之太平路,费时费事,殊为可惜。乃于十八年五月,兴工拆除两旁墙屋改柏油路,并装设暗沟,时经数月,始克完成。今则宽宏大道,商务正盛。”1938年武汉沦陷后,曾改为至善路。1946年复名民生路。1967年改名人民四路,1972年复名民生路。

 

 

  90年代初,照片左侧为民生甜食馆、方正里、花楼街办事处等(已拆),右侧为民生布店、长江食品商店、坤元里、胜阳餐馆等。原家住民生路维安里的《武汉晚报》退休记者马里波看到照片后说,老照片中的庆和布店就是解放后的民生布店。

 

  现在照片中的民生布店旧址是前几年拆除后新建的,拆除前2楼为美发店。原长江食品厂门市部、胜阳餐馆等房子都还在,尚存半边民生路。

 

 

 

打捞江城记忆  钩沉三镇往事

 

文章来源:人文武汉微信公众号

 

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结构介绍 | 新闻动态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